品牌头条新闻LOGO

科普中国让创新成果可感可知

  9月15日,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小朋友体验科普仪器“传声筒”。

  新华社记者 王 晓摄

  9月15日,首届广东科普嘉年华开幕。

  本报记者 贺林平摄

  9月14日,全国科普日江苏省主场活动在南京拉开帷幕。

  王路宪摄(人民视觉)

  9月18日,浙江省德清县,40多名小学生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农作物生长和蚕宝宝成长等科普知识。

  王 正摄(人民视觉)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全国多地的文化科普类场馆深受广大游客青睐,科普出游人流爆涨。在丰富多彩的科学普及活动中,科学、文化、艺术、旅游等元素交相辉映,打开了科学素质建设的广阔空间。

  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中国坚持以科学素质建设增进人民福祉,通过开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科普活动,让公众真切感受科学之美、创新之妙。全国科普日,便是开展此类活动的一个平台。自2004年开办以来,全国科普日活动见证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不断提升。在近期举行的2018年全国科普日期间,全国各地开展重点活动18020项,辐射公众约3亿人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海量创新元素与科普活动紧密结合,成为了科学普及活动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8全国科普日活动也涌现出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技术创新,让创新成果越来越可感可知,为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提供了便利。

  全国科普日

  展示未来生活的样子

  2018年全国科普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泛开展活动,围绕民众的主要关注点进行展示交流,建设在线展厅。此外,科普教育基地、科技学会、科技馆以及校园科普的联动,也直接服务于科普爱好者们广泛的兴趣点。

  科普日期间,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技术馆一楼大厅内,来自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展位一字排开,热闹非凡。展位前,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飞机、虚拟现实设备、智能家居等“黑科技”产品应有尽有,它们的功能几乎覆盖了人们未来生活中的一切场景。

  “这次带孩子过来,就是想让他提前了解一下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北京市民李女士对本报表示,今年全国科普日的北京主场活动,既展示了创新成果,传播了科学知识,又极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好奇。

  科普展品的实用性是民众对于此次科普展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小度小度,请关灯。”在“智享生活”展区,百度的工作人员为笔者展示了如何通过智能机器人,实现对室内灯光、家电等设备的控制。“在未来,每一个产品的功能都会贴近日常生活的场景。”“智享生活”展区的负责人向本报介绍,今年科普日的活动开始以来,每天都有许多民众前来询问智能家居的实用性。

  “您真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在“未来通信”展区,一台AI机器人的“人脸识别”功能,引得现场观众一阵大笑。“虽然它很有趣,但我关注的更多是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生活。”刚体验完人脸识别功能的王先生对笔者表示,新奇、有趣只是创新成果的一个侧面,科普活动更需要向公众演示新科技在未来生活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在此次科普日的活动现场,有不少参观者抱着提高知识水平的目的前来。在“万千气象”展区,工作人员热情地向民众介绍气象相关活动:参观者通过扫码进入H5界面,开始趣味答题。“题目的内容多与日常生活相关,答完题后我又收获了许多气象领域的小知识。”在现场参观的大学生小刘向笔者表示,接触到新的科学知识是此行的目的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品牌头条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